卓越績效模式是當前國際廣泛認可的一種組織綜合績效管理的有效方法(工具)。其核心是強化組織的顧客滿意意識和創新活動,追求卓越的經營績效,該模式適用于企事業單位、醫院和學校。導入這一準則的組織需要從組織的環境分析入手,分別在領導、戰略、市場、測量分析改進、人力資源、過程管理、經營結果等七個方面不斷提升管理成熟度,進而實現從理念到管理系統的全面提升。
國家標準《卓越績效評價準則》(GB/T19580-2004))于2005年1月1日起實施,為國家質量獎的評價和企業自我評價提供了依據,它用量化指標(1000分)平衡地評價企業卓越經營的業績,是評價企業卓越績效成熟度的標準。
卓越績效的核心指導思想是:通過卓越的過程,實現卓越的結果;過程旨在結果,結果通過過程取得,并為過程的改進和創新提供向導;領導掌握著前進的方向,并密切關注著經營結果;“領導”、“戰略”、“顧客與市場”構成“領導作用”三角,是驅動性的;“過程管理”、“資源”、“經營結果”構成“資源、過程和結果”三角,是從動性的。而“測量、分析與改進”是組織運作之基礎,是鏈接兩個三角的“鏈條”,并轉動著改進和創新的PDCA之輪。